清汤牛腩炖萝卜

以前小时候,印象中大白萝卜上市大约都是在秋末冬初的时候,天气已经凉下来,清晨的草叶上也开始挂上霜花,这个时候,家里的边炉闲置了小半年的边炉就收拾清理出来了,为冬季里各种热腾腾的羹汤,炖菜和打边炉做准备。买了萝卜,我姨整天叨念的一句话就是“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找医师开药方”,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一直不忘,萝卜和生姜这两样普通的食材,在年幼的我心里已经幻化成了有魔力的圣品 ( ̄▽ ̄)”

边炉主要是两广一带的叫法,打边炉意思就是涮火锅,我们广西老家至今流行的做法都是炖上一锅黄澄澄油亮亮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的鸡汤,骨头汤或者肉汤,先喝汤吃肉,然后端上边炉来,里面燃着旺旺的烧的通红的炭火,把锅子往上一放,接着涮菜,这一顿饭下来,吃的饱饱的,整个人的暖洋洋的,什么冬日寒气,不存在的! 咱南方人过冬,除了靠一身正气,还靠这一锅热腾腾暖烘烘的边炉!

现在像这样的正儿八经的传统边炉,现在可能只有港剧里面看得到了,家里早早的就把炉子换成了电磁炉,干净整洁,打边炉的时候就不再受炭火烟熏之苦。

(下图来源于网络)

在网上搜了一下,我们那里以前传统的边炉大致是这样的,多为陶土所制,中间中空,下面有进风口,上面三耳鼎立,使锅子放得稳妥。拿给老公看,摇摇头,他完全不认识这玩意儿,他们四川人的火锅,讲究轰轰烈烈麻辣鲜香,要的是一锅沸腾的麻辣辣红艳艳的辣油汤锅,不像我们,要用个小小的瓦煲细火慢煲,含蓄绵长,小火炖出食物本真的味道。

(下图来源于网络)

我小时候关于冬天的温暖记忆基本都与边炉有关。

那时候,住在机关大院里,一幢凹字型的大楼,一楼是大人办公的时候,楼上是各家的住房。冬天下午,外婆去上班前,生起一小炉炭火,坐上锅,添了水,加入洗净切好的牛腩,就一直让它那么慢慢的小火炖着,工作间隙,从楼下上来,看一眼火候,添块木炭什么的,都方便得很。

下午放学回家,进了厨房,已是满屋浓浓的肉香,偷吃一两块,软糯又微微弾牙,好吃! 等大人下班回来,麻利的把萝卜切块儿,放进去炖上十来分钟,那滋味真是清甜醇厚又解馋哇。

童年里的冬天,边炉给我带来了热腾腾的温暖滋味,小炉子上慢火细炖着的牛腩,也成了我记忆中中幸福的味道之一。 每每降温,我都记得去买块牛腩,捎个萝卜,炖上一锅,吃着吃着,这萝卜牛腩的味道好像还是和当年外婆厨房里的一样,仿佛我的少年时代还不曾走远。

原料:

1块牛腩(约2磅重)
1大块姜,大刀拍扁
1到2片香叶
1粒八角
2大勺料酒
1个白萝卜
水适量
盐适量
葱花
香菜碎

做法:

将牛腩清洗干净,去掉多余的肥油,泡冷水里2小时以上,中间换水两次

牛腩切小块,萝卜去皮,切小块备用

取一铸铁锅,加足水,放入牛腩,姜块和料酒, 大火烧开约10分钟,中间需要用勺子撇去表面浮沫

盖上盖子,转成最小火,慢慢的炖一下午,约四五个小时,或者到自己喜欢的口感为止。牛腩筋皮组织,不怕久炖,火候到了,香糯软口,火候不够,会硬得难以咀嚼。

自从用裂了3个砂锅以后,坚决不再买砂锅了,Le Creuset的这个4又1/4夸脱的汤锅,密封性好,又够厚实,经得起折腾,成了我炖菜红烧的首选,真是爱它爱到不行,后来又买了个一模一样的黄色汤锅,专炖清汤类 O(∩_∩)O~

炖2个小时后,放入八角和香叶

炖了四五个小时候,炖出来一层金黄灿烂的油光,这是高压锅做不到的,只有小火慢炖才能出来的效果

转成大火,放入切好的白萝卜,并且加盐调味

炖约15到20分钟,就可以起锅啦

一人给盛一小碗

表面撒点葱花和香菜,热腾腾的吃一碗下去,觉得五脏六腑都舒坦了 ,整个人从里往外都透着惬意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