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烤箱版烤红薯,烤紫薯

每年冬天,当凛冽的寒风来袭,也就是烤红薯飘香的时候。

红薯又称地瓜,番薯,山芋,甜薯,甘薯等等,原产于南美洲,于16世纪末期引入中国,当时中国还处于明朝时期,短短的二十年间,勤劳聪明的老百姓们就已经通过不断的摸索,掌握了红薯的种植方法,加以本土化,并且广泛推广开来。

而今的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处处可见红薯的身影。

冬夜的街道上,最诱人的,莫过于寒风中飘来的那一缕烤红薯特有的甜香,馋意跟着甜香一起袭来,不买上一两个解馋是不行的啦 O(∩_∩)O~

烤红薯其实技术含量不高,最好吃的是埋在炭火堆里慢慢煨烤出来的,其次是街头小贩们卖的那种,用炭火烘烤出来,这两种烤红薯,略带炭火的香气,揭开微焦的外壳,里面淌着糖汁,软糯香甜,滋味美妙非常,又热又烫,烫得人不由得把个烫手山芋在两只手之间倒腾来倒腾去,但是就是舍不得放下这一口美味。

现在在美国,炭火煨烤出来的红薯几乎见不到,自己做又太麻烦,所以我一般都用小烤箱来烤。

最好吃的两种烤红薯,我觉得是这种黄心的日本红薯,还有紫皮紫心的紫薯。 日本红薯很多店都有卖的,不难找,但是这个紫薯不常见,休斯顿地区的吃货小伙伴们,在Sprouts, Central Market,还有Wholefoods可以买到,别的地方连亚洲店都没有卖。 比常见的那种白皮的那种紫薯更好吃,更湿润甜糯,以前做紫薯干都爱拿它来做。(紫薯干:https://www.yankitchen.com/blog/2018/2/27/dried-purple-sweet-potatoes

这红薯和紫薯长得还挺像的,一眼看去还不容易分清谁是谁。

将红薯们清洗干净,小烤箱预热至450F/ 232C

把红薯紫薯放在铸铁小烤盘上,送入烤箱。

烤1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出炉啦。各家小烤箱火力和红薯的个头不一样,看具体情况来决定烤红薯的时间比较好哦!  

甜甜的烤红薯香气已经弥漫了整个屋子。

日本红薯的糖份高,能烤出淌着糖汁和焦糖的效果,吃起来也相当好吃,软软糯糯的,极其香甜,又粉又面,非常喜欢,更是吃出了小时候烤红薯的味道。

烤紫薯的口感相对偏干一点,没有那么湿润,但是也相当的甜糯可人。

掰开来,纹理细腻丝丝入扣,相当赏心悦目呢。

----------------The End ---------------


希望大家喜欢今天的烤红薯和烤紫薯,这么简单这么详细又这么好吃的教程,难道你们真的不打算动手试一试吗? 

看完了,请记得关注“味道Yankitchen”哦!  我们一起来分享生活中的好味道。  如果未经作者授权,谢绝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载,但是欢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

鲜肉蘑菇糯米烧麦

烧麦,又称烧卖,稍麦,很早的时候,古时候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烧梅,大致是因为人们用特制的擀面棒在烧卖皮的边缘擀出繁复的褶子,包上馅,褶子往中间聚拢,烧麦顶部的面皮聚拢在一起,自然而然的做成了一朵花的样子,又因烧卖皮颜色洁白,攅起来后像朵朵白梅盛开,故称之为烧梅。

流传广泛之后,因其发音又演绎出了烧卖,烧麦,稍麦,稍卖等等不同的名字,其实指的基本都是同一种食物,以烫面擀薄为皮,中间包上馅,上蒸笼蒸熟。

咱们中国地大物博,就是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地方,也能衍生出不同的版本,烧卖的皮和内馅在各地也会变得不一样。有甜口的糖油烧卖,咸口的羊肉烧卖,牛肉烧卖,三鲜烧卖等等。我在广西老家吃的一直都是糯米香菇香肠丁的烧卖,有段时间曾是早餐的不二之选,后来吃到正宗广式早茶,才晓得原来烧卖还可以做成纯肉馅的,一饱口福的同时,也大开眼界。

话说回来,肉馅的烧卖好吃,总觉得有点容易腻,每次都吃不了两只,心里还是更偏爱糯米烧卖,一是清爽宜人,二是小时候吃惯了的口味和搭配,根深蒂固,不大容易被新鲜事物取而代之。

这个超级简单好做又很好吃的山寨版烧麦,适合喜欢自己下厨动手做吃的,但是时间比较紧张的吃货小伙伴们,只要有馄饨皮和糯米,很容易就能搞定啦!

直接吃就已经很好吃了,蘸点蒜茸辣酱,味道又变得更鲜活了一点。

原料:

1包馄饨皮
1把干蘑菇/ 香菇
1杯糯米
100克鲜猪肉末
1到2茶勺蚝油
1大勺料酒
1/4茶勺姜蓉
1/4茶勺芝麻油
1/4茶勺白糖
1/4茶勺白胡椒粉
盐适量

爱买这种短圆粒的,感觉比长粒糯米口感更好些。

干蘑菇泡水发透。有香菇的话,用香菇也是很好的。

猪肉是买的梅头肉,回家后自己用绞肉机绞成的肉末,新鲜放心。

糯米加水,用电饭锅煮成糯米饭。我用这个是象印3杯的电饭锅,刚买回来的时候,还嫌它小来着,怎么看都觉得像个精致的小玩具,现在倒是觉得两三口之家,用3杯的刚刚好。

糯米需要用的水量比白米少一些,这个要做烧卖馅儿的,后面还要加调料,所以水放得又格外少了一点点。

晾凉至不烫手的时候,就可以用啦。

泡好的蘑菇洗干净,拧干水,用food processor打细。

好的糯米饭,鲜肉末,蘑菇粒,蚝油, 料酒,姜蓉,芝麻油,白糖,白胡椒粉和盐都放到一个大碗里。

用筷子轻轻搅匀。

取一张馄饨皮,在中间放上一两大勺糯米馅。

将皮往中间捏拢,必要的时候,可以刷点水或者蛋液来帮助粘合。

放到垫了裁成小张的烤盘纸parcmet paper 蒸笼里。

把半锅水大火烧开后,放上蒸笼,大火蒸12到15分钟。

蒸好啦,趁热开吃!

这一笼烧卖虽然山寨得很,但是滋味是超赞的!

肉玉色的馅透过薄薄的馄饨皮,若隐若现,糯米的清香中加入干蘑菇的鲜和猪肉的丰腴,味道变得非常有层次。

再来点蒜蓉辣酱,味道鲜明又点睛,O(∩_∩)O~

----------------The End ---------------


希望大家喜欢今天的鲜肉磨菇糯米烧卖,这么简单这么详细又这么好吃的教程,难道你们真的不打算动手试一试吗? 

看完了,请记得关注“味道Yankitchen”哦!  我们一起来分享生活中的好味道。  如果未经作者授权,谢绝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载,但是欢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

南瓜糯小米粥

糯小米,又称大黄米,古称黍、稷 和糜,是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咱们常说的“五谷杂粮”中的“五谷”中就有它的一席之地,曾经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农作物和主食。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千古名篇“过故人庄”中开篇的第一句就是:“故人具鸡黍,要我至田家”,这里的“鸡”不言而喻,就是肥美的鸡,八成还是走地鸡。“黍”呢,就是指黄米做成的饭, 在古代史非常重要的主食之一,用来招待贵客,可见其地位颇高。

诗经中“国风·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希望硕鼠不要毁坏自己的粮食。这里的“黍”,指的也是黄米。

“黄粱一梦”中的“黄粱”,指的也是黄米。 卢生在梦中经历了荣华富贵的一生,中进士,升为京兆尹,最后荣升尚书,封燕国公,一觉惊醒,发现不过是南柯一梦,而旁边锅里的黄米饭没焖熟呢! 黄米在这个小故事里虽是配角,也说明了其老大哥的主食地位不可撼动。 

黄米也分两种,一种是大黄米,带有很强的糯性,另外一种没有糯性,又称糜子,或软黄米。 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曾经介绍过绥德的黄老汉夫妇制作的黄馍馍,因为舌尖的热播也火爆一时,他家黄馍馍就是用两种不同的黄米按比例兑在一起磨成粉制成的,因为原料讲究,制作手艺精湛,做出来的黄馍馍味道好,还个个咧着嘴笑开了花。

因为大黄米即糯小米有黏性和糯性,除了当做主食之外,也会磨制成粉状,用来制作糕点。 很多东北吃货小伙伴们念念不忘的童年美味粘豆包,就是用糯小米即大黄米做的。 不过正是因为大黄米的糯性太强,不太好消化,已经渐渐的淡出了主食界,现在更多的是以糕点的形式出现了。

大家可要记好啦,糯小米即大黄米,它和小米,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哦。

买来的大黄米,除了磨成粉做点心之外,我很爱用它来熬粥,熬出来的粥呈浅浅的米黄色,粥水米交融,浑然一体,加入南瓜泥,颜色变得金灿灿的特别漂亮,在口感味道上也顿时丰富了许多。

这一碗南瓜糯小米粥,配上个烙饼,来一碟小咸菜或者腌萝卜干,就是一顿完美的早餐啦!

原料:

1杯糯小米
1个日本小南瓜
水适量

 

店里卖的糯小米长这样,跟普通小米真的很像,颜色大小形状都很像。

诗经'“王风”中“黍离”有这样的句子:“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黄米在地里抽苗茂盛成长的样子,结穗后低头迎风摇摆的风姿,我都没有见过,眼前这捧黄米呈现出金灿灿的颜色,流光溢彩,令人心生喜欢,非常美。

南瓜我喜欢买日本小南瓜,最好是这样已经开始变黄了的,说明比较成熟了,煮熟后口感会粉粉面面甜甜的,非常好吃。

做法:

把南瓜洗净,放入instant pot,加入小半锅水,高压煮熟,时间根据南瓜的大小厚薄来决定,大体应该在8到12分钟之间。

煮好的南瓜,挖出南瓜肉,用叉子细细捣碎成南瓜泥。

糯小米用水浸泡30分钟左右,滤掉多余的水分,备用。

铸铁锅里加足水,大火烧开后,倒入泡过的糯小米。

等锅里的水再度烧开后,盖上盖子,在锅边留出一道缝,转成小火。

因为糯小米糯性大,煮粥的过程中要时不时的用木铲子搅一搅,以防糊锅。

约45分钟后,糯小米粥熬好了,加入南瓜泥,打散,搅匀,转成大火后把南瓜糯小米粥再度烧开后,就可以关火起锅啦!

糯小米熬粥,跟糯米有异曲同工之妙,粥体黏糯香滑,水米交融,口感相当顺滑。

跟南瓜的搭配很完美,香滑中带着点清淡的南瓜甜香,好喝!

----------------The End ---------------


希望大家喜欢今天的南瓜糯小米粥,这么简单这么详细又这么好吃的教程,难道你们真的不打算动手试一试吗? 

看完了,请记得关注“味道Yankitchen”哦!  我们一起来分享生活中的好味道。  如果未经作者授权,谢绝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载,但是欢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