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鸭 (Rudy’s BBQ dry rub)

上次去Rudy’s BBQ吃饭,(探店日志在这里:https://www.yankitchen.com/blog/2018/1/8/rudys-country-store-and-bbq),顺手买了瓶他家自产的BBQ干腌料dry rub回来,等到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院子里开炉子熏鸭子。

为啥选鸭子呢,第一鸭肉比鸡肉猪肉口感好,我俩都爱吃,第二大小合适,不像brisket老大一块,熏一次好久都吃不完 ,第三么,鸭子肉质细嫩,怎么做都不会难吃,万一山寨砸锅了,补救的余地也大,还有呢,就是我们家鸭子吃的比较多,有经验,做得好不好吃,容易甄别口味高低并且有利于做鸭积累经验,表想歪了O(∩_∩)O~。。。

Rudy’s的腌料还是不错的,方便简单易上手,腌料混合各种香料,香味十足,难得是竟然不太咸,熏制出来很好吃,早知道应该把他家的BBQ酱一起买了的,口味重的话,蘸酱吃应该会更好吃。

原料:

1只鸭子(约五六磅重左右)
1/2瓶Rudy’s dry rub或者是任何自己喜欢的干腌料 (约5到6盎司)
熏制用的橡树木头片(oak smoking chips)

做法:

将买回来的鸭子清理干净并且洗干净,擦干水

准备1/2瓶干腌料,我买的时候,问了店员,家里熏制的时候,用量怎么掌握,专管熏肉的小哥跑过来说,他们店里是一块brisket2瓶的样子,所以我估摸着一只鸭子用1/2瓶应该比较合适

撒在鸭子身上

用手抹匀,里里外外都要抹到才好

抹匀以后,盖好,放冰箱冷藏腌渍一晚上

Rudy’s 家的干腌料成分大致有这些,估计每个牌子的都大同小异

第二天,先把smoker熏炉预热到225F/107C

Rudy’s 店里熏肉只用橡树木片,所以我也用的oak wood chips。我们家用smoker次数多,所以每次都买大箱的variety pack,里面有不同种类的木片,配不同的肉类来熏制,很方便。

自从入手这个小架子chicken roaster,熏鸡熏鸭子什么的,都可以立着,好用,而且熏鸡熏鸭卖相次次完美

把鸭子支在烤架上,送入熏炉

熏5个小时左右,或者到鸭子金黄铮亮

熏制过程中,会有烟雾,所以一定要在通风好的院子里熏

看着烟雾缭绕,心情真是无比期待

中间可以打开炉子查看一下熏制情况,木头烧完了就需要续上新的木头

5个小时后,打开炉子门

实在是太诱人了啊O(∩_∩)O~

等鸭子凉透后,斩件上桌

这个熏鸭,应该配啤酒的,适合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豪情,家里只有红酒了,倒了两杯红酒,也吃得很爽 O(∩_∩)O~

清汤牛腩炖萝卜

以前小时候,印象中大白萝卜上市大约都是在秋末冬初的时候,天气已经凉下来,清晨的草叶上也开始挂上霜花,这个时候,家里的边炉闲置了小半年的边炉就收拾清理出来了,为冬季里各种热腾腾的羹汤,炖菜和打边炉做准备。买了萝卜,我姨整天叨念的一句话就是“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找医师开药方”,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一直不忘,萝卜和生姜这两样普通的食材,在年幼的我心里已经幻化成了有魔力的圣品 ( ̄▽ ̄)”

边炉主要是两广一带的叫法,打边炉意思就是涮火锅,我们广西老家至今流行的做法都是炖上一锅黄澄澄油亮亮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的鸡汤,骨头汤或者肉汤,先喝汤吃肉,然后端上边炉来,里面燃着旺旺的烧的通红的炭火,把锅子往上一放,接着涮菜,这一顿饭下来,吃的饱饱的,整个人的暖洋洋的,什么冬日寒气,不存在的! 咱南方人过冬,除了靠一身正气,还靠这一锅热腾腾暖烘烘的边炉!

现在像这样的正儿八经的传统边炉,现在可能只有港剧里面看得到了,家里早早的就把炉子换成了电磁炉,干净整洁,打边炉的时候就不再受炭火烟熏之苦。

(下图来源于网络)

在网上搜了一下,我们那里以前传统的边炉大致是这样的,多为陶土所制,中间中空,下面有进风口,上面三耳鼎立,使锅子放得稳妥。拿给老公看,摇摇头,他完全不认识这玩意儿,他们四川人的火锅,讲究轰轰烈烈麻辣鲜香,要的是一锅沸腾的麻辣辣红艳艳的辣油汤锅,不像我们,要用个小小的瓦煲细火慢煲,含蓄绵长,小火炖出食物本真的味道。

(下图来源于网络)

我小时候关于冬天的温暖记忆基本都与边炉有关。

那时候,住在机关大院里,一幢凹字型的大楼,一楼是大人办公的时候,楼上是各家的住房。冬天下午,外婆去上班前,生起一小炉炭火,坐上锅,添了水,加入洗净切好的牛腩,就一直让它那么慢慢的小火炖着,工作间隙,从楼下上来,看一眼火候,添块木炭什么的,都方便得很。

下午放学回家,进了厨房,已是满屋浓浓的肉香,偷吃一两块,软糯又微微弾牙,好吃! 等大人下班回来,麻利的把萝卜切块儿,放进去炖上十来分钟,那滋味真是清甜醇厚又解馋哇。

童年里的冬天,边炉给我带来了热腾腾的温暖滋味,小炉子上慢火细炖着的牛腩,也成了我记忆中中幸福的味道之一。 每每降温,我都记得去买块牛腩,捎个萝卜,炖上一锅,吃着吃着,这萝卜牛腩的味道好像还是和当年外婆厨房里的一样,仿佛我的少年时代还不曾走远。

原料:

1块牛腩(约2磅重)
1大块姜,大刀拍扁
1到2片香叶
1粒八角
2大勺料酒
1个白萝卜
水适量
盐适量
葱花
香菜碎

做法:

将牛腩清洗干净,去掉多余的肥油,泡冷水里2小时以上,中间换水两次

牛腩切小块,萝卜去皮,切小块备用

取一铸铁锅,加足水,放入牛腩,姜块和料酒, 大火烧开约10分钟,中间需要用勺子撇去表面浮沫

盖上盖子,转成最小火,慢慢的炖一下午,约四五个小时,或者到自己喜欢的口感为止。牛腩筋皮组织,不怕久炖,火候到了,香糯软口,火候不够,会硬得难以咀嚼。

自从用裂了3个砂锅以后,坚决不再买砂锅了,Le Creuset的这个4又1/4夸脱的汤锅,密封性好,又够厚实,经得起折腾,成了我炖菜红烧的首选,真是爱它爱到不行,后来又买了个一模一样的黄色汤锅,专炖清汤类 O(∩_∩)O~

炖2个小时后,放入八角和香叶

炖了四五个小时候,炖出来一层金黄灿烂的油光,这是高压锅做不到的,只有小火慢炖才能出来的效果

转成大火,放入切好的白萝卜,并且加盐调味

炖约15到20分钟,就可以起锅啦

一人给盛一小碗

表面撒点葱花和香菜,热腾腾的吃一碗下去,觉得五脏六腑都舒坦了 ,整个人从里往外都透着惬意 O(∩_∩)O~

肉末炒藕丁

这真是一道家常得不能再家常的小菜了,好在现在市场一年四季都有鲜藕出售,去买菜的时候,顺手买两节回来,嫩的炒菜涮火锅,老的用来炖排骨,真是怎么做都不会出错的万能百搭食材。

莲藕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虽然尚未有定论其是否起源于中国,(有一说起源于印度,也有一说起源于中国),但在辽东半岛大连普兰店东郊,山东,河北和浙江等地均发现过古莲子,保存完好,经过现代科技手段的培植,千年古莲子也能生根发芽抽叶开花,简直是奇迹!从网上搜索到的古莲子开花图片来看,跟咱们今天看到的荷花并无太大的不同。

古往今来,众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歌咏过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最著名的莫过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学课文背诵过全篇,有几句至今仍然能朗朗上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相对于风光无限的荷花,作为一名吃货,我更爱的是深埋在地下的藕,是荷花的地下茎部分,味微甜而脆,可以生吃,也可以入菜。

在我们家,炒藕丁应该是做得最多的,有时候跟剁椒一起炒,有时候跟肉末一起炒,清脆的藕丁,浓妆淡抹总相宜,跟剁椒一起炒,就染上了剁椒浓烈奔放的味道,跟肉末尤其是猪肉末一起炒呢,在油润丰腴的肉香里更凸显清爽脆刮的口感。

炒上一份猪肉末藕丁,就着玉米稀饭,配几片甜蜜软糯的紫薯,就是好吃又营养的一餐啦

原料:

1节中等个头的莲藕
200到300克猪肉末
1茶勺花椒
2瓣儿蒜,去皮,切粗粒
1小块姜,切粗粒
1大勺料酒
1到2茶勺蚝油
1到2大勺酱油
1/4茶勺白糖
1/4 到1/2 茶勺老抽
1小把干红辣椒,剪成小段
现磨的黑胡椒碎
盐适量
油适量

 

做法:

将莲藕刨去皮,切成粗丁。

将佐料和调料都准备好

铁锅于火上,大火烧热铁锅后,下油,接着下猪肉末和姜蒜,翻炒至肉粒发白,水汽收干

加入辣椒段一起翻炒,随后加入蚝油,料酒和黑胡椒

最后加入藕丁一起翻炒1到2分钟,同时加入生抽和老抽调味

起锅装盘,一道热气腾腾的家常小菜就做好啦

虽然不是名贵食材,也同样是有滋有味的

用来下饭,就粥,送酒都是很不错哦 O(∩_∩)O~